
顾仕隆是明朝中期的一位将领,出生于南直隶扬州府江都市,今江苏省扬州市。他在弘治十七年闰四月正式承袭父亲顾溥的爵位,成为第五代镇远侯。因父亲顾溥属于支庶出身,明朝初时曾因此对顾家人马禄米大幅削减,顾仕隆继位后,明宪宗朱见深把父辈的两百石禄米砍去,年俸仅剩八百石。
到了顾仕隆正式袭爵后的第二年,孝宗皇帝对他相对宽厚。孝宗考虑到顾溥在任三十年、平定过苗族叛乱、为官清正无过,他便把两百石禄米如数返还给了顾家,因此顾仕隆的年俸仍然是一千石。
袭爵以后不久,在第二年的五月,顾仕隆被任命为神机营左哨管操,这个职位要求对军中事务尽心尽责。他任职期间忠心尽职,表现出色,受到麾下将士的喜爱。与此同时,在弘治和正德年间,他还多次随同勋戚一同持节册封诸宗室子弟,参与正式的礼仪活动。
正德五年八月,顾仕隆赴外任,担任漕运总兵官并兼守淮安府。十余年在提督漕运的任期内,他一向清白做人、廉洁办理公务,没有给人留下把柄;他还多次向朝廷请示、请求安抚并照顾军卒,受到当地军民的称道与爱戴。
展开剩余58%不久以后,明武宗朱厚照在宠臣江彬的怂恿下南巡,途经徐州顺流而下,来到了顾仕隆所管辖的淮安一带。江彬在路途和途中多次羞辱、挫伤各级文武官员,他们之所以只能忍气吞声,源于江彬是皇帝身边的心腹。但在这场风波中,只有顾仕隆敢于抗拒权贵,正直地拒绝屈从。江彬因此愈发恼怒,进一步刁难他,顾仕隆依旧不肯低头。
顾仕隆向来为人直爽,这种性情在官场上常常碰壁,时常遭到言官的弹劾。幸而皇帝对他始终有一定信任,因此并未让他惹出多大问题。
直到嘉靖二年六月,一件涉及京师与江山要员的风波爆发。锦衣卫千户王邦奇因对大学士杨廷和与兵部尚书彭泽心怀不满,向嘉靖皇帝上疏,言及哈密事务的失策均与这二人有关。嘉靖皇帝大怒,于是下令逮捕杨廷和的亲属。顾仕隆站在杨廷和一方,为其辩护,称杨廷和对国家功劳显著,王邦奇的指控纯属虚妄。当时皇帝正在愤怒之中,顾仕隆再劝谏反而可能招致更大怒气,因而只能以病请辞,离开官场。
辞官不久,一年之后他便病逝,享年五岁时的虚岁四十五岁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靠谱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