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家都知道,三国时期,曹魏与蜀汉两国矛盾重重,几乎是生死对立的敌人。但是你可曾听说过,曹魏竟然有一位武将,他不仅与蜀汉开国皇帝刘备是生死之交,甚至他的儿子还参与了蜀汉的灭亡,成为了“灭蜀功臣”?这位武将究竟是谁呢?
一、河北英豪,少年英雄
这位特殊的将领名叫牵招,字子经,来自今天河北省武邑县的安平观津。他在少年时期便显露出不凡的才智和勇气,早早拜同乡的乐隐为师,随后跟随老师赴洛阳。189年,乐隐死于十常侍之乱,牵招不顾战乱危险,坚决将师傅的遗体安葬,并亲自送葬,途中遭遇盗贼袭击,身边的人纷纷逃走,唯独牵招泪流满面地请求赦免,最终盗贼也被感动,放他一马。正是这段经历,让牵招在当地声名鹊起,成为了人们敬仰的英雄。
不仅如此,牵招在年轻时还结识了一位未来的蜀汉皇帝——刘备!尽管史书没有明确记载,但有一块刻有“君与刘备,少长河朔,英雄同契,为刎颈之交”的石碑,表明了牵招与刘备之间非同一般的深厚友情。所谓“刎颈之交”,指的是可以共赴生死、不离不弃的挚友,这种兄弟情谊,也为后来的历史埋下了伏笔。
展开剩余67%二、效力袁绍,终归曹操
不过,牵招并没有直接追随刘备。最初,他投身了袁绍的阵营。当时袁绍征召牵招担任督军,从事一些特殊任务,尤其是负责一支由少数民族组成的乌丸突骑。在袁绍手下,牵招以刚正不阿、铁面无私而闻名。曾有一次,袁绍门下的舍人犯了法,牵招果断斩杀了犯人,事后袁绍没有因此责怪他,反而更加信任他。
然而,袁绍去世后,袁家内部矛盾不断,牵招最终选择脱离袁氏集团,投奔了曹操。在曹操麾下,牵招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。由于与北方少数民族有较多接触,曹操派他多次出使乌丸,牵招成功说服峭王放弃了出兵的计划。随后,牵招先后担任了护乌丸校尉、中护军等职务,并在曹丕称帝后,被任命为右中郎将和雁门太守。在这个岗位上,牵招在北方的威望逐渐上升,成为了曹魏政权的支柱之一。
三、儿子牵弘,参与灭蜀
虽然牵招在曹魏的地位越来越高,但由于他与刘备的深厚交情,一直未能得到更高的职务,曹魏的统治者对此也心存忌惮。牵招对此心知肚明,所以在曹魏任职期间,他格外谨慎,低调行事,尽量避免与朝廷内部的矛盾。正因如此,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感叹道:“招终于郡守,未尽其用也。”牵招虽然有着极高的能力,但始终未能完全施展才华。直到231年,牵招因病去世,儿子牵嘉继承了关内侯的爵位。
牵招除了牵嘉之外,还有一个儿子,名叫牵弘。据史书记载,牵弘性格刚毅,雄心壮志,在曹魏担任陇西太守。他在邓艾的指挥下,奋力抗击蜀汉的进攻,并在263年参与了著名的灭蜀之战。牵弘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,他亲自带领军队截击姜维,之后又随邓艾悄然渡过阴平,成功打开了蜀汉的防线,最终为曹魏的胜利立下了不小的功劳。蜀汉灭亡后,牵弘被任命为振威护军。
西晋建立后,牵弘被任命为扬州刺史、凉州刺史,继续在西北边疆为国家效力。然而,271年,牵弘在与鲜卑的战斗中英勇战死,年仅四十多岁。牵招的这两个儿子,分别继承了父亲的事业,并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做出了不小的贡献。
总结
牵招的生死之交、深厚友情,和儿子牵弘的战功都让人感叹命运的奇妙。他的一生,既充满了英雄气概,也夹杂着许多不得已的无奈。在风云变幻的三国时代,他不仅为曹魏立下赫赫战功,也见证了蜀汉的覆灭。他和刘备的深厚友情,以及他儿子牵弘为灭蜀之战作出的贡献,成为了三国历史中不容忽视的一段传奇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靠谱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